據
15crmoG無縫管檢測員得知消息指出,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和《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有關要求,切實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效率和水平,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昨日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吨笇б庖姟穼藢嵤┼l村振興戰略的三個階段性目標,明確了相應階段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目標,以及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基本原則,并細化包括銀行、證券、保險、期貨等各類金融子行業服務鄉村振興的具體舉措。
為確保各項政策措施有效落實,《指導意見》提出,要完善貨幣政策、財政支持、差異化監管等政策保障體系,提高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的積極性和可持續性。據
15crmoG無縫管檢測員指出,例如,為落實差異化監管,《指導意見》適當放寬“三農”專項金融債券的發行條件,取消“最近兩年涉農貸款年度增速高于全部貸款平均增速或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的要求。適度提高涉農貸款不良容忍度,涉農貸款不良率高出自身各項貸款不良率年度目標2個百分點(含)以內的,可不作為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考核評價的扣分因素。
此外,《指導意見》開展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從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兩大方面對金融機構進行評估,定期通報評估結果,強化對金融機構的激勵約束,有效提升政策實施效果。
明確不同時期目標強調市場化運作
《指導意見》對標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三個階段性目標,明確了相應階段內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目標。
據
15crmoG無縫管檢測員表示,具體來說,短期內,2020年以前,鄉村振興的重點就是脫貧攻堅。涉農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貧困地區要優先滿足精準扶貧信貸需求。新增金融資源要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深度貧困地區貸款增速力爭每年高于所在省(區、市)貸款平均增速,力爭每年深度貧困地區扶貧再貸款占所在省(區、市)的比重高于上年同期水平。涉農銀行業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高于上年,農戶貸款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保持較快增速;緦崿F鄉鎮金融機構網點全覆蓋,數字普惠金融在農村得到有效普及。涉農貸款風險管理持續改進,確保涉農不良貸款水平穩定在可控范圍,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商業可持續性明顯改善。
細化各類金融子行業具體措施
為確保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鄉村振興的支持力度,《指導意見》制定了針對銀行、證券、保險、期貨等各類金融子行業的具體措施目標。
據
15crmoG無縫管檢測員指出,對銀行業來說,《指導意見》分別明確了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和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目標。鼓勵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在業務范圍內為鄉村振興提供中長期信貸支持。國家開發銀行要按照開發性金融機構的定位,充分利用服務國家戰略、市場運作、保本微利的優勢,加大對鄉村振興的支持力度。
《指導意見》還要求積極探索農村信用社省聯社改革路徑,理順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明確并強化農村信用社的獨立法人地位,淡化農村信用社省聯社在人事、財務、業務等方面的行政管理職能,突出專業化服務功能?h域法人金融機構資金投放使用應以涉農業務為主,不得片面追求高收益。
據
15crmoG無縫管檢測員指出,為提高銀行對農村地區的信貸支持力度,《指導意見》強調,各涉農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單獨制定涉農信貸年度目標任務,并在經濟資本配置、內部資金轉移定價、費用安排等方面給予一定傾斜。適當下放信貸審批權限,推動分支機構尤其是縣域存貸比偏低的分支機構,加大涉農信貸投放。
在債券市場方面,則支持地方政府根據鄉村振興項目資金需求,試點發行項目融資和收益自平衡的專項債券。鼓勵商業銀行發行“三農”專項金融債券,募集資金用于支持符合條件的鄉村振興項目建設。
此外,為提高農業保險的保障水平,探索開展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以獎代補政策試點。落實農業保險大災風險準備金制度,組建中國農業再保險公司,完善農業再保險體系。逐步擴大農業大災保險、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范圍。引導保險機構到農村地區設立基層服務網點,下沉服務重心,實現西藏自治區保險機構地市級全覆蓋,其他省份保險機構縣級全覆蓋。